easthomeRT 发表于 2017-6-22 09:46:46

项目时间管理之计划评审技术

项目的时间管理除了法则外还有很多很好的技术,如关键路径法、关键链法和计划评审技术等。关键路径法和关键链法是项目经理画项目进度网络图的基本方法,PMBOK和相关项目管理书籍介绍的已经比较充分,但是针对计划评审技术的详细论述却并不常见。计划评审技术即PERT技术,它是Program Evaluation Review Technique的缩写,这里通过应用PERT技术来举例说明项目工期是如何进行科学估算的。
      PERT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海军部开发北极星潜艇系统时为协调3000多个外包商和研究机构而开发的。其理论基础是假设项目持续时间以及整个项目完成时间是随机的,且服从某种概率分布,因此PERT技术可以用来估计整个项目在某段时间内完成的概率。具体通过PERT进行项目活动的时间估计的举例如下:
      在PMBOK中提到项目的活动可以按照贝塔(β)分布,项目活动的期望工期t一般遵从如下公式:
      t=(O+4M+P)/6
       其中:O表示最乐观时间(Optimistic Time),任何事情都顺利的情况下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。M表示最可能时间(MostLikely Time),正常情况下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。P表示最悲观时间(PessimisticTime),最不利的情况下完成某项工作的时间。
      根据贝塔(β)分布的方差计算方法,项目活动的持续时间方差为:
       σ2=(P-O)2/36
       例如,某软件的项目生命周期分为需求分析、设计编码、测试和安装部署等四个活动,每个活动顺次进行,没有时间上的重叠,每个活动的完成时间估计如下:

活动名称完成的最乐观时间完成的最可能时间完成的最悲观时间
需求分析7天11天15天
设计编码14天20天32天
测试5天7天9天
安装部署5天13天15天

      通过方差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项目各活动的期望工期和方差如下:
t(需求分析)=(7+4x11+15)/6=11       σ2(需求分析)=(15-7)2/36=1.778t(设计编码)=(14+4x20+32)/6=21   σ2(设计编码)=(32-14)2/36=9t(测试)=(5+4x7+9)/6=7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σ2(测试)=(9-5)2/36=0.445t(安装部署)=(5+4x13+15)/6=12       σ2(安装部署)=(15-5)2/36=2.778
       整个项目的完成时间是各个活动完成时间之和,项目的期望完成工期T和σ平方分别等于:
      T=Σt=11+21+7+12=51(天)         σ的平方=Σσ2=1.778+9+0.445+2.778=14.001
      则标准差σ=3.742 (注释:σ是14.001开平方的结果)
      ±σ范围为(47.258天~54.742天),概率为68.26%(51-3.742=47.258,51+3.742=54.742)      ±2σ范围为(43.561天~58.484天),概率为95.46% (51-3.742x2=43.561,51+3.742x2=58.484)      ±3σ范围为(39.774天~62.226天),概率为99.73% (51-3.742x3=39.774,51+3.742x3=62.226)
       通过如上基于PERT技术的计算我们可以基本了解项目工期完成在不同天以内的概率,比如客户希望在39天内完成以上项目的概率几乎为0,也就是说项目存在不可压缩的最小周期,这个是客观规律。项目的成本估算也同样可以应用PERT技术,计算方法是一样的,也就是说项目同样存在不可压缩的最小成本,这个也是客观规律。销售、售前和项目经理千万不能不顾客观规律而对客户进行盲目的承诺,否则必然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,导致项目的最终失败。
本文出自东方瑞通,转载请注明!更多行业干货、技术文章,请关注公众号:东方瑞通终身学习~

Rockyw 发表于 2017-6-22 12:24:02

感谢楼主分享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项目时间管理之计划评审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