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问 {xxxxxxx}是否输入存储的标识名?
是的,是存储的标示符。用esxcli nmp device list命令列出的第一行。
naa.6a4badb0004a95d40000064b4c06220e
Device Display Name: DELL iSCSI Disk (naa.6a4badb0004a95d40000064b4c06220e)
Storage Array Type: VMW_SATP_LSI
Storage Array Type Device Config: SATP VMW_SATP_LSI does not support device configuration.
Path Selection Policy: VMW_PSP_RR
Path Selection Policy Device Config: {policy=iops,iops=3,bytes=10485760,useANO=0;lastPathIndex=2: NumIOsPending=0,numBytesPending=0}
Working Paths: vmhba33:C2:T01, vmhba33:C3:T01
下面的naa.6a4badb0004a95d40000064b4c06220e就是标示符。
我是用下面的shell可以一口气都改掉。这个shell是ESXi 5用的,ESXi 4的vCLI命令有所不同,而且要按照自己的环境适当修改我的这个shell[*]#!/bin/sh
[*]
[*]esxcli storage nmp satp set --default-psp=VMW_PSP_RR --satp=VMW_SATP_LSI
[*]
[*]for i in `esxcli storage nmp device list | grep "iSCSI" |awk '{print $7}'|sed 's/(//g'|sed 's/)//g'` ; do
[*]esxcli storage nmp device setpolicy -d $i --psp=VMW_PSP_RR
[*]esxcli storage nmp psp roundrobin deviceconfig set -d $i --iops 3 --type iops
[*]done
[*]复制代码 bytes=10485760
这个参数是否有必要修改?
读,因为随机数据不大会保存在缓存内,所以缓存对读测试,不一定有太大的意义(实际工作中,缓存足够大、对于反复读取的数据,还是有帮助的);写,一开始肯定扔到缓存内,然后计算RAID之后,再写入硬盘 —— 读缓存、写缓存,在实际工作中有个要注意的:最好要有电池保护!
稍许注意一些的话,就会看到,RAID卡上缓存开启的条件是“内存、许可以及电池包”!!!也就是说要确保断电的时候,数据能够“保存在缓存内”!!!
实际工作中,假设操作系统发出一个写入指令,而这个写入数据仅仅还在缓存内的时候,断电了;这时候,操作系统会以为这个数据已经写入完毕,但是实际上这个数据可能还是没有真正写入! 本帖最后由 pineweb 于 7-10-2012 10:30 编辑
按照JAR大的提示修改了IOPS的限制参数,效果如下
单虚拟机顺序读速度没有提高。
于是在同一ESX上起两台相同的虚拟机,同时运行测试,结果如下:
两台虚拟机的读取速度都超过100M,同一ESX的读达到了200M,看来MPIO的带宽叠加起作用了。
不过为什么单一的虚拟机读取速度不能超过100M呢,难道是虚拟机本身有限制?
每个虚拟机的网络流量,同一时间只走一个链路。
我觉得是CDM的问题,我用Atto和iometer顺序读写都能达到200MB/s以上,一个VM里。 下面这个是RR策略的缺省iops为1000时Atto的测试结果
下面是iops改为3后,Atto的测试结果。明显读写速度都double了。
同样条件下,CDM的测试结果却基本一样。
CDM读写测试也是选择2G?
就个人觉得,ATTO的读写数据量有些小。
CDM的截图没留,文件大小不是1G就是4G. 结果都一样。
IOmeter 16K 顺序读测试的吞吐率为189Mbps(4 worker), 更大block size就没测了,肯定能超过200Mbps
测试的可以观察到target的两个交换机端口流量同时基本达到1Gbps, 接近满负荷。
页:
1
[2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