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MD vs Intel 有特别大的意义么 欢迎一起吐槽
今天DELL在线会议上面,AMD展示了在同等配置情况下,AMD服务器比Intel便宜的“事实”。就个人观点来说,这无所谓啦。当前主流虚拟化更多的还是内存密集型和IO密集型应用为主,因此更多的内存(意味着更多的VM数量)、更多地高速IO板卡(意味着IO速度更快,迁移更快,备份更快)。而计算密集型的应用应该朝着网格化的方向发展,hadoop之类的。这换而言之,CPU占据的成本比重应该越来越低,它更多地是提供越来越好的虚拟化特性支持。
还听到一些Dell的论点,“4路更适合虚拟化”、“虚拟应用应该物理核占用”。
天哪,一个AMD高端4路CPU支持16核,4路就有64核,以这种尺寸服务器构成虚拟化主机群,N+1浪费不就大了去么?而且跑什么呢?非CPU密集型的话有必要么?真正CPU密集型的,你能这么虚拟化么?这不是自己找抽么?
前面已经提到过,即便在使用了虚拟化的当前,相当多的CPU还是闲置的。VM的物理核分配法则,Dell给出理由是物理核在多VM共享时需要Hyperwiser做片调度,而这需要额外消耗资源造成开销。那么这究竟是多少开销呢?1%还是30%?总用量都不超过10%的主机上,增加即便30%开销又如何呢?
很多时候用好虚拟化是要求IT管理者对业务负载和技术有一定层次的理解的,方案实际上是Case By Case才行。 学习了
AMD如是说,想卖自己的U
Dell如是说,忽悠客户买更高价位的服务器
感觉上,做虚拟化后,无论是服务器和cpu够用就好,都不是重点。
确实如楼主所说,主流虚拟化更多的还是内存密集型和IO密集型应用为主。
在cpu,内存够用的前提下,网络和存储是关键。 如果还停留在操作系统的虚拟化情况下
那么仅仅只是你的应用不行而已 本帖最后由 TiGi 于 11-7-2012 13:24 编辑
核多,并不一定是好事:Oracle DB、SQL Server 2012等按照处理器购买许可时,那几个“多出来”的核心上所耗费的许可费用,难保比服务器整机都贵!!!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这个活动么,AMD肯定赞助的,因此肯定要说AMD的好话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单插槽服务器、双插槽服务器、四插槽服务器,都有其存在意义,根据自身需要来就是了 —— 好像R720这样的双插槽支持到768GB内存,而R910好像支持到2TB内存吧?因此,只要有需要、肯扔钱,四插槽服务器的单机密度肯定还是会高于双插槽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CPU、内存、网络、存储四项,在绝大部分虚拟化环境中,个人觉得后三项都应该处于优先考虑范畴。
支持TiGi的想法,虚拟化还是要考虑需求,然后从性价比方面考虑才是王道。当前虚拟化绝大部分的瓶颈来自于I/O,尤其是磁盘I/O。
曾经咨询过VMware的售前工程师,他说每个intel物理内核应该支持2个vCPU的比例进行估算。例如一颗6核的intel CPU推荐最多分配至12个vCPU,那么2插槽的DELL R710服务器应该最多配置24个~26个vCPU。但是通过operation的监控来看,CPU的整体利用率不超过10%(估计我的应用都不是计算类型的,呵呵)
CPU的利用率到底能用上多少,还是得看虚拟机或者应用的需求有多少,最好能在虚拟化之前能有个评估,以获取实际数据。
评估挺难的,我们遇到过在实体机上CPU占用率10%,到虚拟机上就30%,,宿主机的资源并没有争抢,,虽然应用程序的问题居多,但排查起来的时间也挺费时 你是利用什么监控的?CPU的利用率是时时都在30%以上还是平均在30%以上?
另外,你做的是P2V,还是重新安装的?如果是P2V,在转换后是否有优化,比如把原有硬件的驱动都删除掉、分区对齐之类的?
如果是重新安装的,那估计是应用程序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是从来不建议P2V的,,,图省事永远是没好下场的。。。。。我们都是重新部署做模板 先MARK,随后跟着吐槽。 本帖最后由 TiGi 于 11-7-2012 14:52 编辑
我这里没有实际运行的P2V机器/系统。
但是就我这里目前所有曾经运行在传统物理机的应用而言,相较原本的PE1850/2850/1950/6850等系统而言,VMware环境内新系统的CPU负荷都低于原本系统。
个人觉得原因是:虚拟化的系统,分配的内存相对较原本的系统要多 —— 显然,只要系统支持,内存多对提高系统性能、降低CPU/网络负荷,肯定是有裨益的。
我这里倒是有一些P2V乃至V2V的系统的。不过本就不是什么重负载的应用,也谈不上什么太多的区别。
总的来说,如果可以重构,首选重构;如果不能重构,考虑备份后异机恢复的方式;再不行P2V后进行大量优化和清理。对于无脑P2V然后叫性能差救命的小白,首先请对OS和应用补课,不然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发挥虚拟化的作用。
通常如果应用不是特别挑某种CPU或者某种平台的话,不太可能出现以上情况,尤其你虚拟机规格是参照物理机的话。发生这种可能例如你原来采用了直连SAN的,而之后采用的是软iSCSI的主机虚拟化。由于处理额外的IO需要CPU,而你的又是重IO负载型的应用的话,多个20%还算是能够想象的。
最有可能的还是应用本身很挑CPU,或者采用较为底层的方式使用CPU,而这种类型通常需要额外的虚拟化修正。
当前主流的2家CPU都已经完成转向集成内存控制器的方向了。因此内存的多寡已经和CPU数量绑定了。而悲剧于内存多通道同时使用的降速问题,通常不能满配。
而Intel进一步集成PCIE控制器的举动,进一步加强了IO和CPU的数量绑定关系,这在G12这批的服务器上可以看到的。双路服务器如果只用1U,则一半的PCIE槽是无法使用的。
AMD以后应该也会走上同样的道路。
如果AMD可以率先开发一种技术使得VM可以在线从Intel迁移到AMD,那么他可以一举崩溃Intel在服务器市场上借助CPU异构问题建筑的壁垒。目前而言,一个已经在Intel上投资了大把的CPU的虚拟池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转投AMD的。除非再建一个新池。
页:
[1]